一文读懂骶髂关节(SIJ)功能障碍:从解剖到治疗全解析

解剖回顾:骶髂关节 (SI)

-
构成:
髂骨 (Ilium) + 骶骨 (Sacrum)
-
相关肌肉:
腰方肌 (Quadratus Lumborum)、腰大肌 (Psoas)、梨状肌 (Piriformis)

生物力学
-
身体最大的中轴关节,连接脊柱和骨盆。
-
骶髂关节将躯干、手臂和头部的重量传递到下半身。
-
骶髂关节活动范围 (ROM):
屈伸最大 (约 3°),其次是轴向旋转 (约 1.5°),侧弯最小 (约 0.8°)。
-
性别差异:
女性平均最大活动度 (2.8°) 高于男性 (1.2°)。
-
单腿站立时的骶髂关节活动高于双腿站立。
-
女性由于活动度较高,更容易发生骶髂关节及骨盆疼痛。

骶髂关节综合征的背景信息
疼痛病因:
活动不足或活动过度、异常压力或剪切力、微骨折或宏观骨折、软组织损伤、炎症、妊娠、邻近节段疾病、腿长不一致、既往腰椎融合术。
主要原因:
-
剪切负荷(受骶骨楔形结构和韧带抵抗)
-
活动度问题(活动过度或不足)
-
性别二态性(女性 > 男性:活动度更高,松弛激素增加骶髂关节活动度)
-
姿势因素:脊柱前凸姿势、骨盆前倾、腿长不一致与前倾相关,腿长不一致与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相关。
症状常与其他类型腰痛难以区分:
-
疼痛多位于臀部
-
常为尖锐、刺痛、放射痛,延伸至大腿后侧,通常不超过膝盖
-
长时间坐位时因疼痛困难
-
髂后上棘 (PSIS) 附近局部压痛
-
无神经功能缺损/神经根张力征
-
骶髂关节异常活动模式
鉴别诊断:
-
腰椎关节病
-
腰骶神经根病
-
肌筋膜痛:
梨状肌综合征、臀肌拉伤
-
强直性脊柱炎
-
银屑病关节炎
-
椎管狭窄:
神经源性跛行
-
躯体功能障碍
-
腓神经受压
患者病例总结 (足球运动员)
88%的骶髂关节损伤由反复微创伤或急性创伤引起。运动员中骶髂关节损伤普遍。
案例:
-
业余足球运动员,男性。
-
主诉:
下腰痛 (LBP) (最严重时VAS 6/10),僵硬感与高强度接触/动态活动(足球、跑步)及久坐相关。
无放射痛至足部/无神经症状。
运动后腹股沟疼痛。
-
既往史:
右膝损伤。
-
目标:症状控制;低再受伤风险下重返运动。
评估:
-
髋肌力测试 (MMT):
外展肌力 左4/5, 右4-/5。
-
髋被动活动度 (PROM):
髋屈曲125°, 髋外展40°, 髋内收30°。
-
膝关节主动活动度 (AROM):
伸展过度+5°。
-
神经活动度测试:
Slump试验(-), 直腿抬高试验(SLR)(-)。
-
压痛点:
右PSIS, 梨状肌。
-
特殊测试:
象限试验 (-), 俯卧不稳定试验 (-)。
-
Stork/Gillet试验:
左侧(-), 右侧(+)。
-
Thomas试验 (腰大肌紧张):
双侧(+)。
Ely’s试验 (股直肌紧张):
左19cm, 右20.5cm。
Ober试验 (髂胫束紧张):
左(-), 右(+)。
软组织张力大!!!。
影像资料

物理治疗 (PT)
-
软组织松动术
-
仪器辅助软组织松动术 (IASTM)
-
骶髂关节肌肉能量技术 (MET)
-
关节松动术 (SIJ调整术/Thrust)
-
梨状肌伸展
-
髋强化运动
-
核心力量训练
-
下肢推力 (Lower Body Push) 力量训练
-
动态平衡/单腿稳定性练习
-
下肢激痛点松解

治疗反应与计划
-
短期目标 (STG):4周内控制症状,疼痛评分(VAS)不超过4/10。
-
长期目标 (LTG):8周内,患侧与健侧的下肢力量差异<9%,以允许较低再受伤风险下安全重返撞击性活动(足球)。
进展报告:
-
1-4次治疗:患者报告下背僵硬减轻,疼痛评分降低。对家庭锻炼计划(HEP)(髋关节耐力、动态稳定性)依从性好,报告臀部肌肉“良好激活”,但尚未尝试动态/接触性训练。
TRX耐力测试: 左74次, 右64次
核心耐力测试:休息2次后持续18分钟
-
5-7次治疗:使用测力仪测试力量,膝关节活动度改善。锻炼强度增加:臀肌激活进阶、下肢推力练习、结合动态变化的单腿稳定性练习。症状整体改善,但右腿力量(功率)缺陷持续存在:
单腿坐到站 (每侧5次用时):左6秒, 右9秒
结论
-
在所有腰痛患者中,估计10-30%的疼痛由骶髂关节引起。
考虑到医疗费用给这类人群造成的社会负担,理解和治疗该非常重要。
-
肌电图研究 (EMG) 显示,骶髂关节疼痛的患者患侧,其腹内斜肌、多裂肌和臀大肌激活延迟,而腘绳肌激活过早 → 提示腰盆稳定性不足是发生骶髂关节疼痛的原因。
-
物理治疗 (PT)推荐:
对存在核心/臀部无力或缺耐力的运动员,应鼓励进行物理治疗。
总体目标是核心和骨盆稳定、纠正肌力不平衡和姿势训练。
手法治疗仅提供短期效益。
-
下一步治疗:
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PT的运动员,常考虑皮质醇注射作为下一步。
注射必须在影像引导(超声或透视)下进行。
-
终极方案:
最坏情况下的治疗选择包括:
神经射频消融术(针对L5背侧支及S1-S3背侧支外侧分支),以及骶髂关节稳定融合手术。
参考资料
1 Zelle BA, Gruen GS, Brown S, George S. Sacroiliac joint dysfunction: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. Clin J Pain. 2005;21(5):446-455. doi: 10.1097/01.ajp.0000131413.07468.8e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
2 Lingutla KK, Pollock R, Ahuja S. Sacroiliac joint fusion for low back pain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Eur Spine J. 2016;25(6):1924-1931. doi: 10.1007/s00586-016-4490-8CrossRefGoogle Scholar
3 Kamali F, Shokri E. The effect of two manipulative therapy techniques and thei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joint syndrome. J Bodyw Mov Ther. 2012;16(1):29-35. doi:10.1016/j.jbmt.2011.02.002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
4 Hansen HC. Is fluoroscopy necessary2 for sacroiliac joint injections? Pain Physician. 2003;6(2):155-158.PubMedGoogle Scholar
5 Prather H. Sacroiliac joint pain: practical management. Clin J Sport Med. 2003;13(4):252-255. doi: 10.1097/00042752-200307000-00010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
6 Rashbaum RF, Ohnmeiss DD, Lindley EM, Kitchel SH, Patel VV. Sacroiliac joint pain and its treatment. Clin Spine Surg. 2016;29(2):42-48. doi: 10.1097/BSD.0000000000000359CrossRefGoogle Scholar
7 Polsunas PJ, Sowa G, Fritz JM, et al. Deconstructing chronic low back pain in the older adult – step by step evidence and expert-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: part X: sacroiliac joint syndrome. Pain Med. 2016;17(9):1638-1647. doi: 10.1093/pm/pnw151
UP Medical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上海优复康复医学门诊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