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病例解析】不是普通扭伤!他膝盖里藏着一个月亮

14岁的男孩是个爱运动的初中生,去年10月一次打篮球时,他不小心扭到了右膝,本以为休息几天就好,没想到疼痛一直没消。检查后才发现,问题出在膝盖里一块“不太一样”的软骨——他的外侧半月板天生不是常见的C形,而是更厚、更圆的“盘状”。

这种叫“盘状半月板”的情况虽然不罕见,但一旦受伤,恢复起来就需要更多耐心和科学的康复。
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从术后恢复,重新走向运动场的。


什么是盘状半月板?
盘状半月板(Discoid Meniscus)是一种先天性解剖变异,指的是半月板的形状异常——
-
正常半月板呈新月形(C形),
-
而盘状半月板则更厚、更宽,形似半圆甚至满月。
这种异常结构不仅影响膝关节的生物力学,还更容易发生撕裂或引发疼痛,尤其在青少年运动损伤中需高度警惕。
小知识: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(外侧盘状半月板),内侧极为罕见。

盘状半月板的分型(Watanabe分类)
临床上常用 Watanabe 分型 对外侧盘状半月板进行分类:
|
|
|
|---|---|
| I型(完全型) |
|
| II型(不完全型) |
|
| III型(Wrisberg变异型) |
|

生物力学影响:不只是“形状怪”
研究发现,盘状半月板会显著改变膝关节运动模式:
-
步态异常:站立与摆动期膝关节屈曲角度降低;
-
旋转受限:摆动期内旋减少,导致非生理性剪切力;
-
胫骨活动度下降:最大内旋减少约2°,外侧平移减少2mm;
-
关节活动范围缩小:尤其在脚跟触地和中立支撑期表现明显。
这些异常长期存在,可能加速半月板磨损甚至撕裂。
病例回顾:14岁男孩的康复之路
基本信息
-
年龄/性别:14岁,男性
-
受伤时间:2024年10月13日
-
受伤场景:打篮球时右膝扭伤
-
手术时间:2024年12月11日
-
术式:关节镜下部分半月板切除 + 成形术(Saucerization,即“修整为C形”)
手术目标:保留半月板功能,恢复其负荷分散与缓冲作用。


术后康复进程

当前状态(2025年1月19日):
无肿胀
日常活动无痛
大腿围度对称(髌骨上10cm:右41.8cm vs 左43cm,已基本恢复)
康复治疗内容
-
手法治疗:软组织松解(STM/IASTM)、关节松动术
-
家庭锻炼计划(HEP):
-
泡沫轴放松 + 扳机点松解
-
核心激活训练(Core Activation Plus)
-
终末伸膝训练(TKE)
-
髋关节耐力与动态稳定性训练
-
进阶目标:
-
步态正常化
-
Y平衡测试(YBT)评估动态平衡
-
弹力带抗阻强化 + 肌力测定(Dynamometer)
-
跳跃与变向训练(Agility drills)、落地控制(FCS)

家长须知 & 康复建议
-
盘状半月板未必有症状,但一旦撕裂或不稳定,需及时干预;
-
术后早期负重是安全的(本例术后次日即全负重);
-
坚持家庭锻炼是恢复运动能力的关键;
-
定期随访,即使症状缓解也应监测功能恢复;
-
医患沟通很重要——尤其需与监护人保持联系,确保康复依从性。
结语
盘状半月板虽为先天异常,但通过精准诊断、合理手术与系统康复,青少年患者完全可以重返篮球场、击剑台甚至鼓乐队!
不要犹豫求助,康复路上你从不孤单!
参考文献
-
Johns Hopkins Medicine. Discoid Meniscus.
-
Saavedra M, et al. Discoid meniscus: current concepts. EFORT Open Rev. 2020.
-
Mameri ES, et al. Review of Meniscus Anatomy and Biomechanics. 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. 2022.
-
StatPearls. Discoid Meniscus. Updated 2024.
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运动损伤康复知识!
#青少年运动损伤 #半月板修复 #物理治疗 #盘状半月板 #康复案例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上海优复康复医学门诊部
